小儿佝偻病
小儿佝偻病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 民间俗称为软骨病。它是由于身体里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全身性钙 磷代谢失常 继而导致骨骼的变化 多表现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。
- 目录
-
1.小儿佝偻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
2.小儿佝偻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
3.小儿佝偻病有哪些典型症状
4.小儿佝偻病应该如何预防
5.小儿佝偻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
6.小儿佝偻病病人的饮食宜忌
7.西医治疗小儿佝偻病的常规方法
1.小儿佝偻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
小儿佝偻病的主要有以下几种:
1 日光照射不足
维生素D由皮肤经日照产生。如日照不足 尤其在冬季 则可引起佝偻病。
2 维生素D摄入不足
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。海水鱼 动物肝脏 鱼肝油等都是维生素D2的良好来源。从鸡蛋 牛肉 黄油和植物油中也可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2 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。维生素D摄入不足可导致佝偻病。
3 钙含量过低或钙磷比例不当
食物中钙含量不足以及钙 磷比例不当均可影响钙 磷的吸收 从而导致佝偻病。
4 钙需要量增多
早产儿因生长速度快和体内储钙不足而易患佝偻病。婴儿生长发育快 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增多 故易引起佝偻病。
5 疾病和药物影响
肝 肾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D 钙 磷的吸收和利用。长期使用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钠等药物 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和代谢而引起佝偻病。
2.小儿佝偻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
小儿佝偻病本身虽然很少危及生命 但因发病缓慢 易被忽视。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 机体的抵抗力低下 易并发肺炎 腹泻 贫血及各种感染性疾病。
3.小儿佝偻病有哪些典型症状
小儿佝偻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骨骼改变 肌肉松弛 以及非特异性的精神神经症状。重症佝偻病患者可影响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及免疫系统 同时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影响。在临床上分为初期 激期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。
1 初期
多数患儿从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。此期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 患儿有睡眠不安 好哭 易出汗等现象。出汗后头皮痒而在枕头上摇头磨擦 出现枕部秃发。
2 激期
除初期症状外 患儿以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为主。用手指按在3~6个月患儿的枕骨及顶骨部位 感觉颅骨内陷 随手放松而弹回 称乒乓球征。8~9个月以上的患儿头颅常呈方形 前囟大 闭合延迟。严重者18个月时前囟尚未闭合。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子 称肋串珠。胸骨中部向前突出 形似“鸡胸” 或下陷成“漏斗胸”。脊柱后突 侧突。会站走的小儿两腿会形成向内或向外弯曲畸形 即“O”型或“X”型腿。患儿的肌肉韧带松弛无力。因腹部肌肉软弱而使腹部膨大 平卧时呈“蛙状腹”。出牙较迟 牙齿不整齐 容易发生龋齿。患儿表情淡漠 语言发育迟缓 免疫力低下。
3 恢复期
经过一定的治疗后 各种临床表现均消失 肌张力恢复 血液生化改变和X线表现也恢复正常。
4 后遗症期
3岁以后小儿 经治疗或自然恢复后 临床症状消失。仅重度佝偻病遗留下不同部位 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。
4.小儿佝偻病应该如何预防
预防小儿佝偻病 一般从小儿出生15天以后就应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 俗称鱼肝油。尤其是早产儿 更应补充鱼肝油。补充的量要比正常足月儿大一倍。补充期间观察。在小儿腹泻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加量。若补充鱼肝油后效果不好 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。
5.小儿佝偻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
小儿佝偻病在确诊时 除依靠其临床表现外 还需借助化学检查。主要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:
一 实验室检查
1 血生化检查
检查显示血钙 磷 碱性磷酸酶 血清25-(OH)D3和1 25-(OH)2D3在佝偻病活动早期就明显降低 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。血浆中碱性磷酸酶升高。
2 尿钙测定
尿钙测定有助于佝偻病的诊断。尿中碱性磷酸酶的排泄量增高。
二 其他辅助检查
1 长骨骨骺端X线摄片 可发现长骨骨骺端佝偻病的特异X线表现。早期X线长骨骺部钙化预备线模糊;极期钙化预备线消失 骨骺端增宽 骺端呈杯状或毛刷状改变。
2 X线骨龄摄片 发现骨龄落后。
6.小儿佝偻病病人的饮食宜忌
小儿佝偻病患者在饮食方面 应多吃动物性食品 多吃海水鱼 如鲱鱼 沙丁鱼 多吃动物肝脏和鱼肝油。此外 患者还需注意少吃辛辣 油腻 烧烤 高盐食品。
7.西医治疗小儿佝偻病的常规方法
中医治疗小儿佝偻病 主要分为以下三型。
1 脾肺气虚证
证候:形体虚胖 面色苍白 神疲乏力 多汗 发稀枕秃 囟门开大 肌肉松弛 大便不实 面色少华 易反复感冒 舌淡 苔薄白 脉细无力。
治法方药:健脾补肺。
方药:人参五味子汤。
主要药物:党参 白术 茯苓 五味子 麦冬 生姜 大枣 炙甘草。
2 脾虚肝旺证
证候:面色少华 神疲乏力 发稀 多汗 纳呆 易惊易惕 甚至抽搐 囟门迟闭 齿生较晚 坐立 行走无力。舌淡 苔薄 脉细弦。
治法方药:健脾平肝。
方药:益脾镇惊散加减。
主要药物:人参 白术 茯苓 朱砂 钩藤 灯心草 甘草。
3 脾肾亏损证
证候:神情淡漠 面白光虚烦 多汗肢软 头颅方大 出牙 坐立 行走迟缓 鸡胸龟背 肋骨串珠 外翻 下肢弯曲 或见漏斗胸等 舌淡 苔少 脉细无力。
治法方药:补肾填精。
方药:补天大造丸。
主要药物:人参 白术 当归 酸枣仁 黄芪 远志 白芍 山药 茯苓 枸杞 紫河车 龟板 鹿角 熟地黄。